1、葡萄酒纪录片《红色情结》在柏林电影节上映
2月7日,一部探讨中国葡萄酒消费市场崛起对法国波尔多葡萄酒的迷恋及相互影响的葡萄酒纪录片《红色情结》(Red Obsession)在第63届柏林电影节上映。全片长约100分钟,在波尔多和中国历时近2年拍摄和制作而成。
2、OIV更新葡萄品种列表、地理标志和原产地名称数据库
2月,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OIV)更新了其葡萄品种列表。更新数据来自34个国家,涉及5916种葡萄。本次更新还加入了俄罗斯联邦、卢森堡、波黑等国家。法国、阿根廷、瑞士、罗马尼亚等成员国也更新了本国的葡萄品种列表。
2月25日,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OIV)官方网站发布消息称,他们已经完成了对全球地理标志和原产地名称(GI/AO)数据库的更新工作,本次更新加入了9个国家的600多个新地理标志。
3、“农药门”事件打击法国葡萄酒
2月14日,法国媒体《葡萄藤》(LaVigne)发表报道称,波尔多的埃克塞尔(Excell)实验室发现,在90%的葡萄酒检测样本里有农药残留物。相关人员不仅在葡萄酒里检测到农药,而且还在葡萄园工人的头发上发现了农药。法国葡萄酒陷入“农药门”事件。
4、阿塞拜疆成为OIV第45个成员国
2月26日,阿塞拜疆农业部部长Ismat Abbasov先生在OIV总部与Federico Castellucci总干事会面,双方就发展阿塞拜疆葡萄与葡萄酒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合作计划。阿塞拜疆于2013年6月11日正式加入OIV,成为第45个成员国。
5、法国干邑遭塑化剂危机 每年销往中国约4千万瓶
2月27日,据法国《夏朗德自由报》报道,法国出口中国的干邑因检出塑化剂超标,被中国海关禁止入境。法国每年销往中国的干邑约有4000万瓶,其中2260万瓶是直接运往中国的。干邑所面临的塑化剂危机无疑使干邑地区的葡萄酒行业遭遇重创。
6、CASTEL首次亮中文标识 商标侵权案又有转折
3月份,全球第二大葡萄酒生产商法国CASTEL在北京高调宣布,该公司中国机构正式升格为亚太总部,同时,在中国正式启动“卡思黛乐”中文商标在内的中文识别体系,并用巨资启动打假防伪。
6月28日,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对历时6年的CASTEL商标之争作出终审判决。中国“卡斯特”商标持有人李道之先生终审获胜。法国Castel及其中国的经销商停止使用“卡斯特”商标,并赔偿上海班提酒业公司和李道之先生3373万元人民币。
12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又签发裁定,决定提审本案,并申令中止执行此前浙江省高院所作的二审判决。“卡斯特”商标侵权案又发生了转折。
7、印度制定国家葡萄酒标准
4月,印度葡萄加工委员会(Indian Grape Processing Board)以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OIV)标准为参考文献制定了一份“国家葡萄酒标准”,且将这份草案公布在官方网站征求公众意见和建议。印度于2012年7月加入OIV,是该组织的第44个成员国。
8、美国欧盟酒标术语之争再起
4月1日,美国贸易代表署(USTR)在技术性贸易壁垒报告中再度对欧盟提出指责,称“欧盟关于传统葡萄酒术语的规定,像禁止酒标上带有“Chateau(城堡)”、“grand cru(特级葡萄园)”等葡萄酒术语的美国葡萄酒销往欧盟国家,严重限制了非欧盟国家酒商使用常见的、具有描述性质和商业利益的术语来描述他们产品的权利。”
9、索诺玛产区酒标新规惹生产商不满
将于2014年1月1日起索诺玛产区将实行酒标新规,但该规定引起一些小生产商的强烈不满。规定要求包括副产区在内的所有酒厂都需在酒标上标注“索诺玛郡”,但索诺玛郡产区面积广达40万公顷,包含15个AVA副产区,各产区都有自己的特色,不可一概而论。新规推行者——索诺玛郡酿酒商联合会(Sonoma County Vintners)解释称,该法案可以“创建品牌资产”,“确保消费者知晓产品来源。”
10、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加拿大冰酒法案出台
6月份,加拿大食品检验署(Canadian Food Inspection Agency)公布了新的冰酒法案,旨在杜绝日益盛行的加拿大冰酒假冒行为。法案于2014年1月1日正式生效。法案“严格限定酿造冰酒的葡萄必须在在树上自然冰冻”,以及其它相关内容,诸如酒标标注标准化内容,法案都做了具体说明。
11、OIV选举新主席
6月结束的第11届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OIV)成员国会议上,来自法国的Jean-Marie Aurand当选下一届OIV主席,于2014年1月上任,任期5年。
12、世界首款可乐风味的葡萄酒诞生
法国Haussmann Famille葡萄酒公司推出世界上首款可乐风味的葡萄酒。这款酒名为Rouge Sucette,酒精度9%,由75%的葡萄、25%的水、糖以及可乐酿制。该酒率先在法国市场上推出。零售价2.95欧元/瓶。这款酒主要针对“可乐一代”年轻消费者,希望能以这种方式吸引他们饮用葡萄酒,同时也针对女性以及喜好甜食的亚洲消费者。
13、波尔多葡萄酒协会(CIVB)新总裁走马上任
7月1日,54岁的法比安·波瓦(Fabien Bova)正式走马上任,出任波尔多葡萄酒协会(CIVB)总裁,接替已在该职位服务了24年、并于2013年7月退休的罗兰·菲尔德耶(Roland Feredj)。
14、圣埃米利永产区瓶装酒出新规
2013年,圣埃米利永特级葡萄园法定产区(AOC Saint Emilion Grand Cru)严格了对瓶装酒的质量控制,灌装后的瓶装酒要进行检测,5年后还要再进行复检。新计划从2014年份开始执行。
15、2013年度全球新增11位葡萄酒大师
2013年度全球新增11位葡萄酒大师。目前全球共有312位葡萄酒大师,他们分别来自全球24个国家。
16、智利遭80年一遇霜冻 白葡萄酒产量骤减
9月底,智利宣布其农业产业进入紧急状态。该国白葡萄品种在经历了一场被认为是80年一遇的霜冻之后损失惨重,卡萨布兰卡可能是受影响情况最为严重的地区,其中霞多丽是损失最大的品种,有可能达到40%。
17、波尔多2013年葡萄收成创1991年以来最低值
2013年,法国包括波尔多在内的多个葡萄酒产区连续受到强降雨、强冰雹袭击。8月,波尔多最大的葡萄酒子产区两海之间(Entre-Deux-Mers)和卡斯蒂永(Cotes de Castillon)遭到恶劣天气强力袭击,成为波尔多产区的“重灾地区”。法国其他地方的葡萄酒产区虽未遭到类似波尔多的巨大损失,但也不同程度上受到了恶劣天气的影响。法国农业部预计,波尔多产区2013年的葡萄收成减产20%,达1991年以来最低值。
18、葡萄酒大师协会推出新徽标 迎来成立60周年纪念日
8月,葡萄酒大师协会(Institute of Masters of Wine)推出新徽标,设计更简洁,更倾向数字化,新标志将用于网站、拓展项目,如贸易展会、大师课程和教育应用等。当前的盾形徽标将作为大师学院的主要标志,特别用于会员活动。
9月,葡萄酒大师齐聚伦敦,庆祝葡萄酒大师协会成立60周年。为了庆祝这一盛事,来自美国、加拿大、新西兰及欧洲等地的葡萄酒大师将齐聚一堂,成为了规模最大的一次聚会。
19、2013澳大利亚瓶装酒出口价格创5年来新高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9月,2013年澳大利亚瓶装葡萄酒的平均出口价格持续攀升,并创5年来新高。中国是10澳元/升以上澳大利亚葡萄酒的最大出口市场,平均出口价格19.14澳元/升。中国大陆和香港共占10澳元/升以上的葡萄酒出口的42%。尽管近来澳大利亚出口至中国的葡萄酒总量有所下降,但出口总额上升明显,反映了中国消费者越来越青睐澳洲高端葡萄酒。
20、澳大利亚修订葡萄种苗进口条件
10月,澳大利亚农林渔业部(DAFF)发布公共检疫警告(PQA0909):已修订葡萄(Vitis spp.)插穗、组培苗和种子的进口条件,其中入境后检疫(PEQ)要求有重大变化。新的进口条件进一步强化了PEQ 要求,提高了PEQ中的病原体检测效果,并且减少了PEQ中种植休眠插穗和组培苗所需的最短时间。
21、《世界葡萄酒地图》第七版发行
10月7日,有着“葡萄酒圣经”之称的《世界葡萄酒地图》第七版正式出版发行。克罗地亚海岸、南非的黑地产区、美国弗吉尼亚北部以及中国的宁夏产区第一次被收录在《世界葡萄酒地图》中。
22、加拿大欧盟就自贸协定达成原则协议 将取消对欧盟葡萄酒进口关税
10月18日,加拿大和欧盟在布鲁塞尔签署关于自贸协定的原则性协议。协议的具体文字待修改和微调后,将征求加拿大各省和欧盟各成员国的意见并履行审批程序,整个过程大概需要18至24个月。协议规定加拿大将取消对欧盟的葡萄酒和酒的进口关税。
23、全球首款纸质包装葡萄酒在美国上市
英国包装公司GreenBottle联合加州葡萄酒商Truett-Hurst推出了全球首款纸质包装葡萄酒Paperboy。酒瓶是由压缩的可回收纸制成的。重量仅为65g,是玻璃酒瓶的七分之一。这一酒瓶质地坚硬、结实,在冰桶里存放三小时没问题。
24、全球侍酒大师达214位
11月,有三位侍酒师顺利通过了在伦敦的考试,获得了侍酒大师的称号。这三位侍酒大师是:来自丹麦的Kathrine Larsen,比利时的Aristide Spies以及来自澳大利亚的Sebastien Crowther。自1969年创办以来,全球仅有214位人士获得了该头衔,包括今年新增的这8位。
25、2-10升容量装葡萄酒不再认定为散装酒
在布鲁塞尔第46届HS编码审查分会上,世界海关组织(WCO)就OIV提出的有关散装酒定义的修正案做了批复。新的海关编码2204.22(2升以上10升以下容量葡萄酒)有望2017年被收录在第6版HS海关统一商品名称和编码系统中。据新的海关编码子目录2204.22,在10升以上容器内装着的葡萄酒将被认定为受空调调控的产品,不是散装酒。
26、全球首个葡萄酒与烈酒国际商学院正式成立
11月份,勃艮第高等商学院最近成立了葡萄酒与烈酒商学院(SWSB),第一个完全致力于葡萄酒与烈酒管理教育与研究的国际学院正式成立。学校提供了4个学术项目,1个专门的研究中心和10个终身讲师,致力于成为专业学术性机构,为酒类行业培养更多专业从业人员。
27、新西兰启动低酒精度葡萄酒研究项目
新西兰启动了低酒精度葡萄酒研究项目,以满足消费者对低卡路里、低酒精度葡萄酒不断增长的需求。这一项目耗资1700万新西兰元,由行业和政府联合资助,是新西兰有史以来最大的葡萄酒研究项目,旨在增加新西兰葡萄酒的出口量。
28、澳大利亚酿酒师联合会公布未来行业发展蓝图
澳大利亚酿酒师联合会(WFA)最近公布了未来三年内行业行动计划。计划中囊括了40多条建议用以解决供应过剩、出口市场等方面的问题。这一行动计划关注的是行业未来3-5年的发展,旨在提高行业的盈利能力和澳大利亚葡萄酒的竞争力,吸引新的投资。
29、全球新的葡萄酒研究联盟成立
12月份,全球三大领先的葡萄与葡萄酒研究组织:葡萄和葡萄酒科学研究所(ISVV)(法国波尔多),澳大利亚葡萄酒研究所(AWRI)(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和盖森海姆大学(HGU)(盖森海姆,德国)联合成立了一个新的葡萄酒研究联盟。联盟初步确认的四个合作领域:适应气候变化;酒香酵母管理;葡萄树干疾病;中国的消费者习惯。2014年初开始这些领域的项目研究。
30、纳帕谷获新西兰、澳大利亚和台湾地理标志保护认证
2013年,纳帕谷获新西兰、澳大利亚和台湾地理标志保护认证,这标志着协会在全球范围内保护纳帕谷名称的努力又取得了新的成就。至此,纳帕谷在中国、巴西、加拿大、印度、泰国、新西兰、挪威、澳大利亚等地都获得了保护认证。
31、南非建立开普酒商分级系统
12月,南非开普敦宣布推出新建立的CVC葡萄酒商分级体系(Cape Vintners Classification,CVC),旨在通过这样一个认证体系,为客户提供管理和质量保证。CVC的三个等级分别是:特定葡园葡萄酒(Site Specific Wines)、酒庄葡萄酒(Estate Wines)和原产地葡萄酒(Wine of Origin)。正式的认证过程将于2014年1月2日开始。
32、波尔多迎来数字化时代
波尔多13家葡萄酒企业2013年组建了一个葡萄酒创业联盟(Wine StartUps),旨在帮助新兴葡萄酒数字公司在该产区成功立足。另外,波尔多酒庄2013年也开始运用谷歌街景技术 (Google Streetview)。葡萄酒爱好者能通过网络目睹波尔多酒庄的一些景色,观看到酒厂内部、酒庄酒窖及酒庄外景等,这使得法国部分遗产更近距离地接近了消费者。
33、法国波尔多2012期酒遇冷
由于全球经济下行、2009及2010年度的葡萄酒价格上涨,最近三年内的葡萄酒价格出现小幅下滑。法国波尔多葡萄酒2012期酒销售活动逐步进入慢热阶段,各大酒庄齐降价。中国市场已经对期酒交易嗤之以鼻,如今,中国消费者对2012波尔多葡萄酒几乎已无人问津。
34、3D酒标开始崛起
一些新技术的运用开始取代传统酒标。2013年,葡萄酒生厂商逐渐意识到有吸引力的酒标能够拉动潜在的销售,3D酒标开始崛起。法国的一家包装公司Autajon就为罗纳河谷一款葡萄酒设计出了3D酒标。
35、美国农业部拨款37万美元研究中国葡萄酒市场
美国农业部在2013年度财政预算中,拨款369,292美元给加州家族酒庄联盟(Family Winemakers of California,简称FWC)与石桥研究集团(Stonebridge Research Group,简称SRG)用以研究新兴的中国葡萄酒市场,其目的是为加州名酒进军中国市场做好铺垫。
36、欧盟取消葡萄种植限制
欧洲葡萄酒企业委员会(CEEV)最终批准了有争议的改革,结束了葡萄园种植限制。委员会认为,新的共同农业政策体系允许自2016年开始每年可种植相当于总葡萄园面积1%的土地,这样有助于提高欧洲葡萄酒生产商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
37、研究显示:气候变化将威胁全球葡萄酒生产
保护国际基金会(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一国际性环保组织所做的一项研究表明:全球气候变暖将使传统葡萄酒生产国的葡萄种植面临某种困境。葡萄酒产区将向其它地区转移或将形成新的葡萄酒产区版图。研究预测,到2050年波尔多、罗纳河谷、托斯卡纳地区葡萄酒产量将下降85%。澳大利亚将下降74%,加州70%,南非开普地区55%,智利40%。